早报美方称中美贸易协定或于下周签署,外交部回应;特朗普尚未决定是否对委内瑞拉境内地面目标发动袭击
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制度型开放工作,部署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有关举措,审议通过《森林草原防灭火条例(草案)》。
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制度型开放工作,部署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有关举措,审议通过《森林草原防灭火条例(草案)》。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近日透露,中美贸易协定最早可能于下周签署。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全球市场关注,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双方应通过对话协商不断压缩问题清单,拉长合作清单。这场持续五年的贸易拉锯战,究竟会给哪些行业带来转机
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Tengku Zafrul Abdul Aziz)周二在吉隆坡回应外界质疑时强调,政府并未在新签署的“互惠贸易协定”中向美国让渡经济自主权,也无义务仿效美国的关税或进口限制政策。
在上周末发生了一系列贸易和关税进展,包括中国与美国正在进行的谈判、美国就与柬埔寨和马来西亚的贸易协定以及与越南和泰国未来可能达成的协议框架发表的新声明。
10月27日,美国白宫网站发布了《美泰互惠贸易协定框架》联合声明。声明指出,美国与泰王国就建立互惠贸易协定框架达成一致,旨在进一步深化两国双边经济关系,为两国出口商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准入机会。
当前全球贸易正面临着保护主义上升、供应链重构以及全球产业格局变化等挑战。 大国间的贸易摩擦尤其是中美贸易战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但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以及区域贸易协定的深化,为全球贸易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未来,全球贸易格局可能将进一步向区域化、数字化、高附加
贸易自由化一直是国际贸易谈判中的核心话题,非歧视待遇规则是推进贸易自由化实现的法律基础。在数字贸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非歧视待遇规则不可避免地在适用对象、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滞后性。随着数字贸易规则协商制定的区域化转向,不同时期的贸易协定开始通过规则类比和多
2025年7月,美国与印尼达成了一项新的双边贸易协定(以下简称“贸易协定”)[1]。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该协定规定,美国将对所有印尼出口至美国的商品统一征收19%的关税,而美国出口至印尼的商品则享有零关税待遇。表面上,该协定似乎是一个相对对等的双边安排,但是在
在新中国外交史上,中苏结盟谈判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为新中国首任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展现出了高超的外交智慧和坚定的国家立场,为奠定新中国的外交格局和争取国家利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不仅是谈判桌上的战略家,更是国家利益的坚定维护者,在复
一项对非洲至关重要的美国免税贸易计划即将于 9 月底到期,而美国政府尚未就是否延长该计划表态,非洲各国官员及企业高管对此忧心忡忡。
据央视新闻,巴西政府于当地时间9月16日宣布,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2025年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第四年。作为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生效实施以来,区域内贸易规模总体保持增长,区域投资稳步增长,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融合发展。RCEP已成为推进